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题:阅兵集训点里的一家人好牛配资
新华社记者梅世雄、王慧
来自同一个家庭,为了同一个梦想。
他们是夫妻,他们是兄弟好牛配资……阅兵集训点里的一家人,或台前,或幕后,忠于使命,甘于奉献,演绎着别样的家国故事。
夫妻
他们是夫妻,却咫尺难相见。
↑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这是信息支援方队接受检阅。新华社记者 熊琦摄
丈夫何刚,是信息支援方队副方队长;妻子郧超,是阅兵信息保障兵站指挥控制队副队长。
自进驻阅兵集训点以来,何刚与郧超虽同处一片训练场,但夫妻俩每天都奋战在工作岗位上,仅有的几次见面还是在超市采购物资时的偶遇。
展开剩余80%“挺想她的,但来不及细诉衷肠。”几声简短的问候,轻轻几句叮嘱和鼓励,何刚便挥手与妻子告别,奔赴各自岗位。
家人的体谅、支持和鼓励,激励着何刚与郧超相互扶持,同心奋战,用一流的标准、默默的付出,确保阅兵保障任务圆满完成。
在阅兵集训点,夫妻同台、携手奋斗的好牛配资,不仅仅只有何刚、郧超这对伉俪。
↑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演奏。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
同为28岁的胡路浩和王虹元于2023年12月结婚,他们都是联合军乐团打击乐演奏员,在3日上午的阅兵中,一起为现场观众奉献了出色的演奏。
今年是胡路浩第3次参加阅兵任务。
10年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,胡路浩第一次参加阅兵,执行演奏任务。“能以新兵的身份参加阅兵,我激动坏了,铆足了劲干。”
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西洋打击乐专业的王虹元,本科毕业时,便考入海军,成为一名年轻的军队文职人员。
曾获国家奖学金、“上海市优秀毕业生”称号的王虹元对军营的向往,始于一次联谊活动。
大学期间,王虹元曾随老师前往停靠在上海码头的南昌舰参加音乐节活动。期间,她被海军官兵奋发有为的青春风采深深吸引,第一次产生了参军的念头。
成为军队文职人员后,王虹元与胡路浩学习、工作在一起,两颗年轻的心逐渐产生共鸣。
在爱人的关心支持下,王虹元的专业优势很快得到发挥,如今已成为声部首席。
“训练中,有时温度太高,在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,身旁的爱人就会轻声鼓励我。”接受采访时,王虹元不时扭头看看胡路浩,露出幸福的微笑。
兄弟
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。
↑2025年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这是战旗方队接受检阅。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
战旗方队有一对双胞胎兄弟陈世国、陈世民。
哥哥陈世国是战旗方队1区队区队长兼队员,弟弟陈世民为战旗方队2区队区队长兼队员。
家中,三代从军的兄弟俩打小向往军营。2012年12月,高中毕业的兄弟俩从家乡山东省济宁市入伍,来到同一支部队。
10年前,兄弟俩作为“狼牙山五壮士”英模部队方队成员,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。
第一次阅兵结束后,兄弟俩许下相同的誓言:当班长,带更多的兵。
10年间,兄弟俩比工作、比干劲、比担当,先后立功提干。
今年,兄弟俩带着梦想成真的喜悦,再次来到阅兵训练场。他们相互比较又相互帮助,用过硬的军事素质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书写青春答卷。
与陈世国、陈世民兄弟一样比学赶超的还有双胞胎兄弟吴星仔、吴星亮。
作为高超声速导弹方队乘载员,23岁的下士吴星仔、吴星亮毕业于武昌职业学院,属于军队定向培养军士,学的是网络通信专业。
↑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这是高超声速导弹方队接受检阅。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
2023年12月,兄弟俩被分配到火箭军某部,凭借专业特长都当上了通信兵。
从入伍的第一天起,兄弟俩就较上了劲,凡事喜欢争个高低。
当得知所在部队受领阅兵任务时,兄弟俩不约而同报了名。
经过层层筛选,兄弟俩双双入选,并被分到同一排面相邻位置。
兄弟俩相互鼓劲,你追我赶。遇有考核评比,兄弟俩铆足了劲,总要比出个先后。
阅兵前,兄弟俩又有了新的目标:在阅兵盛典中,看谁的形象更好,谁的精神风貌更好,谁的动作更标准。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号角已经远去,集训点的一家人均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。
拳拳报国心,可敬一家人。
编辑:张骄瀛好牛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天盈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